刘天华(1895年~1932年),江苏江阴人。中国近代作曲家、演奏家及音乐教育家。他选择二胡作为改革国乐的突破口,借鉴小提琴的技法和西洋器乐的创作手法,并融合琵琶、古琴的演奏技巧,使二胡变成了近代专业独奏乐器。被视为近现代二胡演奏学派奠基人。其代表作有《光明行》、《良宵》、《空山鸟语》、《歌舞引》、《飞花点翠》等。
良月苦独病,烛光悲空闲
《良宵》 点击播放 原名《除夜小唱》,是刘天华于1928年除夕即兴创作的一首二胡曲,是刘天华音乐生涯中写作时间最短的一首乐曲。全曲形象单一、抒情、清新、明快,给人以怡然自得之感,生动描绘了作者与友人欢叙守岁、共度良宵的愉悦心情。此曲在1993年获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华人20世纪音乐经典作品奖”。
《月 夜》 点击播放 创作于1918年,是刘天华一生中创作的第二首二胡独奏曲。1918年完成初稿,1924年定稿,通过对皓月当空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淡淡的惆怅。此曲最大的特征是作者尽可能地创造一种“宁静”的气氛,而正是在这看似”宁静”的背后却又隐藏着一种心潮汹涌、思绪万千的兴奋与激动。这正是一个有理想抱负的知识分子那种矛盾心理的写照。乐曲真正具备了“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的境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既描绘了江南月白风清的美丽夜景,又抒发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之情。
《苦闷之讴》 点击播放
创作于1926年,又名《苦中乐》。乐曲表现了内心的苦闷及要消除苦闷的乐观精神和决心奋斗的意志。作者曾对这首乐曲作解:“意为苦中作乐”。作者为发展国乐事业竭尽了全力,但遇到种种困难和阻力,用生动的音乐语汇将苦恼和愤懑的情绪倾诉出来,苦中作乐,聊以自慰。
《独弦操》 点击播放
创作于1932年1月,当时是“九·一八”事变以后不久,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刘天华先生对祖国的前途忧心忡忡,为此写下了这首乐曲,并命名为《忧心曲》。因为均用内弦演奏而定名为《独弦操》,这一奏法进一步丰富了二胡的演奏技法。
《病中吟》 点击播放
此曲1915年开始构思旋律,1918年完成,1930年发表。 又名《安适》、《胡适》,是刘天华的处女作。表达了一个有志者在逆境中的内心痛楚及坚决奋斗的意志。 1915年作者遭受失业、丧父、贫困之厄运,自已又患病,感触颇多,孕育了初稿。1918年在江阴组织“暑期国乐研究会”时首次向人传授。1993年获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华人20世纪音乐经典作品奖” 。
《烛影摇红》 点击播放
创作于1932年,是刘天华创作的最后一首二胡曲。此曲是一首舞曲,借广东小曲中的标题采用三拍子的华尔兹节奏,将继承和借鉴相结合,在人们眼前展现了一派华丽、辉煌的舞会场面,显示出独特的风格。乐曲情绪欢快,旋律流畅,使人陶醉;但此曲又并非尽情欢乐,恰似一个受压迫的歌女,强颜欢笑,婆娑而舞,在华丽、激情的曲调中蕴含着悲哀和惆怅,其含义深刻,令人回味。
《光明行》 点击播放
创作于1931年春,是一首振奋人心的进行曲。乐曲气势恢宏,旋律明快坚定,节奏富于弹性。刘天华创作此曲时曾说:“因外国人都谓我国音乐萎靡不振,故作此曲以证其误”。用主和弦的分解进行构成的号角式音调,在乐曲中占主导的地位。作者在这首乐曲中首次用了功能性很强的五度关系的转调,调性明亮,音区的递换也极富色彩,全曲讴歌了追求光明的勇士和他们所追求的光明。
《悲 歌》 点击播放
又名《处世难》,创作于1927年。大凡悲歌之类,往往情绪压抑怨愤,音调哀愁低沉。有的呼天抢地痛不欲生,有的欲哭无泪难以名状。但此曲却非一般,它不是个人或家庭遭受什么不幸的“小悲小哀”,而是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充满关切的“大悲大愤”,是刘天华内心情感强烈表露的产物。
《空山鸟语》 点击播放
初稿写于1918年,十年后定稿。乐曲通过描写了深山幽谷,百鸟嘤啼的优美意境,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颂及美好生活的向往。 标题采自于唐王维诗:“空山不见人,但闻鸟语响。”在此曲中,刘天华创造性地运用三弦拉戏式的模进手法,描绘了深山幽谷,百鸟嘤啼的优美意境,是一首极富形象性的作品。此作品1993年获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华人20世纪音乐经典作品奖”。
《闲居吟》 点击播放
创作于1928年暑假,是刘天华二胡曲中两首大曲之一,篇幅较长。该曲是一首二胡变奏曲,并首次采用了泛音的演奏手法,乐曲典雅清越,表达了作者在怡然自乐的同时,对事业的思虑及对未来的憧憬之情。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