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一个常见而又缥缈的词汇,
我们总认为它离我们很遥远,
其实并不然。
在文明江阴,
“非遗”早已润物细无声般地
来到了我们身边。
最近,文化和旅游部下发了《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我市刘柏生、周东亮名列其中,这是江阴人首次登上“非遗”国家级榜单,江阴“非遗”传承亮出了新的成绩单。
江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孕育出了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我市有110个市级“非遗”项目,
13个项目入选前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近年来,我市以活化历史文化、传承城市文脉为原则,加快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深入挖掘“非遗”文化资源,古老的“非遗”在传承创新中焕发新生,为城市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文化活力。
“非遗”进校园
“老古董”成学生“新宠儿”
挥一挥水袖,粉墨登场;
拉一曲小调,如梦如幻。
非遗进校园,
江阴孩子成为传承、创新的主人翁。
亮点一:“锡剧进校园”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深入推进“锡剧进校园”工程,截至目前,全市20所小学的近4000名学生成为锡剧小学员。在此基础上,我市又推出“锡剧进课堂”,并配合编写出版《江阴市中小学锡剧进课堂实验教材》。江阴“锡剧进校园”的成功实践,为优秀文化传承提供了鲜活案例,打造了“江阴样本”。
看着“老古董”重获新生,博得学生“宠爱”,我欣喜万分。小锡班开设8年来,锡剧艺术在校园华美绽放。锡剧小学员不仅学习了锡剧基础唱段和表演,还进入了专业表演水准,为输送人才打下了扎实基础,我看到了锡剧传承的美好未来。
——江阴籍著名锡剧表演艺术家周东亮
亮点二:“二胡进校园”
和“锡剧进校园”工程一起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的,还有“二胡进校园”活动。目前,全市13所学校开设了34个二胡班,二胡班聘请苏锡常一带专业团队教学,有力推动了二胡艺术的普及与传承。
目前,我市学校二胡班训练主要以音准、音色、节奏为主,下一步,会在基本功打扎实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拔优,把优秀学员送到更大的舞台上,向外界展示江阴二胡艺术的魅力与风采。
——全市学校二胡班二胡教学负责老师陈立科
亮点三:“非遗进校园”
除此之外,各中小学校结合学校自身特点,个性化推进“非遗进校园”。在南闸实验学校,百寿图被编入校本课程,学校还成立了“非遗文化百寿图研究社团”,使这门手艺得以传承和延续。
在长泾实验小学,作为江阴发禄袋这一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美术老师袁庆芝通过创新,让发禄袋更适合学校教育和学生生活。
另外,剪纸、拓印、虎头鞋等“非遗”项目也以不同的形式融入到了校园文化建设中,形成了特色鲜明、气氛浓郁的校园“非遗”传承氛围。
设立传承示范点
以点带面促进“非遗”传承
2015年,江阴公布首批
43个“非遗”传承示范点;
2017年,江阴又公布了第二批示范点;
至此,江阴共设有
“非遗”传承示范点共71个
……
示范点经常性举办教学活动,
以吸引市民走近、了解、传承“非遗”文化,
让“非遗”服务百姓,服务社会。
作为面塑传承人卢飞浦的家乡,利港社区成了第二批示范点。卢飞浦以社区为阵地,经常性开展公益面塑课堂,向社区居民尤其是孩子普及面塑知识。同时,他把课堂搬进了学校,2014年在利港中学成立了面塑社团,每周三下午进行授课。如今,学校将面塑课程纳入了校本课程,已有近300名学生跟随卢飞浦领略了面塑艺术的魅力。卢飞浦的非遗传承活动不仅仅局限于示范点,他还坚持“走出去”,把面塑技艺带到全市各社区,尤其是每年的夏令营,是他最忙碌的时间。
看着孩子们捧着自己捏制的面塑作品骄傲地进行展示时,那一刻我很开心。
——面塑传承人卢飞浦
水桶浇花动态分割线
昨天中午,虹桥小学舞蹈室传来了音乐《小小无锡景》,在音乐的伴奏下,舞蹈社团的30个孩子踏着节奏舞动起来,以充满江南特色的舞蹈荡湖船,展现水乡的灵动之美。作为荡湖船、九狮舞、鱼篮虾鼓舞的传承示范点,这样的舞蹈训练每天都在虹桥小学进行。作为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学校把舞蹈特色与非遗相结合,并编印了校本教材《舞蹈——非遗与儿童艺术对话》,通过现代舞与地方舞蹈的融合,为孩子们了解江阴打开了另一扇窗户。
虹桥小学以新市民子女居多,让他们更好地融入江阴,接纳江阴文化,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接触江阴最本土的东西,非遗是最好的选择。
——虹桥小学校长苏岱昌
水桶浇花动态分割线
传承示范点的设立,有力促进了“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天华艺校民族乐团应邀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献演“海上雅乐•天华新语”《天华之声》新春音乐会、南闸实验学校“工艺百寿图”传承作品展在市图书馆举行、2017全国蒸菜(八大碗)烹饪技能大赛在顾山激情开赛,全国30多个城市和地区的烹饪大师共同打造了一场味觉盛宴……
“非遗”搬上荧屏
“活”化遗产唤起市民集体记忆
政府多措并举大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
民间力量也加入到
“非遗”传承的接力队伍中,
这其中最“惊艳”大家的,
便是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原厂影像工作室的周箭老师。
从2015年开始,这位普通的老师将目光锁定“非遗”,结合自身优势,将“非遗”搬上了荧屏,先后拍摄了系列“非遗”纪录片,当渐渐淡出人们视线的“非遗”项目在荧屏上出现,市民的记忆被再次唤醒。
▲江阴好手艺之百寿图
我希望用镜头表述手艺匠人的前尘往事,用影像记录城市百姓的集体记忆。
——周箭
屏幕上的“非遗”——《江阴好味道》
正是抱着一份传承的责任,2015年,周箭开始尝试拍摄《江阴好手艺》。他和他的学生组成了11人的拍摄团队,历时7个月,东到顾山,西到璜土,他们遍寻江阴传统手艺,终于“雕刻”出了这部十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人物纪录片。纪录片记录了包括面塑、灰塑、砖雕、木雕、麦秆画、灶花、纸马、虎头鞋、圆作、百寿图在内的我市手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每集时长约9分钟,从历史渊源讲起,介绍项目的传承现状、传承人及制作工艺。
《江阴好手艺》一经播出备受好评,
勾起了一代人的满满回忆,
也向年轻人介绍了传统手艺。
深受鼓舞的周箭老师一鼓作气,
在接下来的两年内,
先后拍摄了《江阴好中医》《江阴好味道》。
↓↓↓
屏幕上的“非遗”——《江阴好中医》
《江阴好中医》共10集,每集10分钟,分别讲述了朱氏针灸、季氏中医、中医肝胆、周氏妇科、陆氏风科、谢氏正骨、直接灸、疮疡科、朱氏内科、致和堂膏滋药等江阴中医“非遗”项目传承人的现在和过去,记录了他们的心路历程。
屏幕上的“非遗”——《江阴好味道》
《江阴好味道》共8集,分别是《家乡的味道》《水中的盛宴》《记忆的况味》《异乡的情怀》《双手的智慧》《长江的馈赠》《乡土的风味》《鲜味的人生》,记录了25个江阴地区的美食非遗项目和27个非遗传承人。系列纪录片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市民面前,唤起了大家对传统技艺的关注与热爱。
新时代下,
“非遗”在江阴人的共同努力下
完美传承、创意创新,
“活”出新的精彩!
为博大精深的“非遗”文化点赞~